设计中国

首页 > 设计之美 > 东方美学

建筑之美 | 宫殿屋脊上的“小怪兽”

东方美学    设计中国   2016-08-12   

去过故宫的常常会看到在宫殿的屋脊上,有姿态各异的“小怪兽”。弥松颐先生引《国语词典》解释说:“宫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可见这些小兽出现的地方只能是用在宫殿式高大上的建筑中的。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故宫太和殿是中国建筑当中唯一有十个走兽的建筑,从前到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和行什。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些“小兽”的类型。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这些小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构件,它们是屋脊角梁上的“铁钉”。正是由于这些小兽的使用,才能让建筑师们在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等屋顶形式中,加大“戗脊”倾斜角度,形成“反宇飞檐”的夸张效果。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正脊和垂脊内部都有一个贯串的铁链,两端固定在鸱尾或垂兽内部的大铁钉上。这铁链有效地加固了屋脊。鸱尾和垂兽本来是保护铁钉用的,后来变成了很美的装饰品。垂兽前面的仙人走兽的起源也是这样的,它们之所以排得比较密,是因为这一段没有铁链,不得不逐个把很重的脊瓦用铁钉钉在角梁或大椽木上。


0.webp.jpg


640.webp (7).jpg


这些用以固定屋顶的铁钉上的钉帽,就是我们熟知的屋脊上的神兽。官式做法规定垂兽的位置应对准大木构架的正心桁。这样,在庑殿顶的正立面图上垂兽恰好对准角柱。兽后部位都在角柱以内,结构上便于支承,因此垂脊相应地做得厚重些。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兽前部位已悬挑于角柱之外,结构上属于悬臂受力,垂脊就不宜搞得过于厚重,因而在形象处理上就显著地减薄脊身,通过仙人走兽的点缀,使兽前垂脊显得较为轻巧。这里充分体现了建筑形式与结构逻辑的完美统一,从中可以领略古代匠师对屋顶程式的推敲达到何等细腻、何等精到的程度。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处于屋顶最高点的鸱尾,原本只是正脊与垂脊的交叉节点。由于所处地位的显要,把它做成了鸱尾的形象,不仅取得轩昂、流畅的生动形象和优美轮廓,而且揉进了“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的神话传说,寄托着“厌火祥”的深切意愿。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最后定型为龙吻。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仔细想想,古代的匠人们确实非常聪明。龙吻的造型并非多余,即便是背上小小的剑靶,都是构造上的需要,龙吻背上需要开个口以便倒入填充物,剑靶是作为塞子用来塞紧开口的,只是把这个塞子似的构件附会脊龙的象征或剑靶的形象。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喜欢就关注设计中国微信公众号(design-area),每日分享精彩内容,互动福利多多。

注:1.原创文章,如转载,请在文章首部明显处注明原出处转自设计中国(www.designchina.cn)
2.不得修改文章及文章产品配图,不得删除文章中设计中国标识及原文作者。
3.不得在违背文章本意情况下进行文章首图标题修改。

收藏:

点赞:

1635

分享:

留言:

扫描分享本文章

近期活动

创新引领产业 设计智

2019海上轻言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请填写信息

建筑之美 | 宫殿屋脊上的“小怪兽”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您已获得建筑之美 | 宫殿屋脊上的“小怪入场券

票号:

地点:

时间:0000-00-00 00:00至0000-00-00 00:00

截屏保存 以便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