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受冻、被围攻……他用18年走遍山西农村,只为画下快要消失的古建筑
艺术时尚 设计中国 2017-10-07
一把折叠椅,
一个人,
一张白纸,一支笔。
三晋大地上,
连达是默默无闻,
一首行走的诗。
风里来,雨里去,
现今39岁的连达,
为画下中国古建筑,
将18年的光阴交付于此。
自费的路途并不平坦,
可他却说,
只想留下文化的一点血脉。
20岁那年,
连达第一次出门远行,
行至山西便被震撼了:
那些人们仍旧居住的老街,
那些幽径之处的古寺。
古老而沧桑的建筑,
仿佛有着穿越时空的魔力,
唤醒了他骨子里的情怀。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山西,遗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而古建筑更是独树一帜。
现今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都在山西境内,仅存的四处五代时期木建筑,有三处在山西。
元代以前古建筑的保有量,超过全国总量的70%,而明清两代的古迹更是难以计数。
古建筑完美的比例,
飘逸优雅的曲线,
雍容华丽与古拙沧桑的气质,
深深吸引了连达。
没有系统学习过绘画的连达,
开始尝试进行古建筑写生。
起初,连达并不知道自己,
是否能够画出建筑中的灵气,
只是希望以这种方式,
来陪着喜爱的古建筑,
多坐那么一会儿。
只是没想到,
这样的一个相遇,
就让他把爱好,
坚持了18年。
连达的作品追求写实。
尽量准确客观地,
描绘古建筑的现状,
力求把这一时期的真实状况,
不加工地画下来。
一旦选中一个绘画的角度,
无论几个小时,
连达都是一坐下来,
就到画完为止。
荒草丛生,
篱墙倾颓,
而连达坐在那里作画,
常常是什么环境,
什么天气都顾不得。
无论是夏日的酷暑曝晒,
初春深秋的大风降温,
还是冬日的寒风雪地,
只要连达开始画了,
就会坚持到底,
哪怕晒得几乎中暑,
哪怕冷得全身发抖。
一幅画的完成,
有时需要两三小时,
有时需要十多个小时,
有时甚至长达两天。
但绝大部分,
连达都是一气呵成。
山西省应县木塔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不用拍照这样,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记录一座古建筑呢?
原因,令闻者心酸:现今的很多古建筑旁边都有很多电线、垃圾,甚至是厕所之类的杂物遮挡。相机固然清晰,却很难避开这些杂乱之物。有些古建筑内荒草丛生,相机拍摄很难看出原样。
连达通过多年摸索,
以线条来表现古建筑,
类似于传统中国画的白描。
再适当辅助以一些阴影,
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西中黄村春秋楼
中国古建筑最美的两个部分,
造型和斗拱结构,
都能在这样的刻画中,
达到比例完美,
又不失灵动的效果。
繁复中的精妙,
更显古建筑的神韵。
山西省太原市纯阳宫牌坊
自称是半路出家的连达,
自学了钢笔手绘和建筑透视等多方面的知识。
但到实地去把这些古建筑画下来,
一开始却也是错误百出,
歪歪扭扭难以入目。
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石屯村环翠楼
可18年来,
连达一直咬牙坚持着。
古建筑的美与历史召唤着他,
支撑着他不断砥砺前行。
一路的辛酸与误解,
只要看见画作出现,
也就有一句:值了。
山西省襄汾县北贾坊村魁星阁
每次去山西寻访古建筑,
连达都会准备好换季的厚衣服,
画具纸张、以及生活必需品。
背包常常重达四五十斤,
小山一样压在身上,
行走在山西的广大农村。
有些地方只有一两趟班车,
错过了就只能打出租车,
有时候连出租车也打不到,
连达只能背着包徒步。
鞋底走穿过。
磨出硬币一样的水泡,
还被荒村成群的野狗追击过。
突如其来的暴雨,
把他淋得浑身湿透,
有时候只能歪着个脖子,
夹着一把折叠伞,
躲在老乡的屋檐下坚持画。
也曾因为天黑流落荒野,
随便找了个破房子挨了一晚。
连达说:“有一次扛着包走几十里地,鞋底都走掉了,就拿鞋带把鞋底绑在脚上接着走。磨起的水泡,第二天居然踩平了。”
“那时候身上背着太谷饼,比面包好,不容易坏。连续吃了二十来天,后来看见太谷饼都要吐了。”
山西省文水县穆家寨净心寺
山西省永济市中条山栖岩寺塔林全景
路上的开支,
连达能节省就节省。
有一块的矿泉水,
就不会买一块五的。
住店经常会选择,
二三十元的小旅店,
最惨的时候住过十元的。
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飞云楼
我曾问连达,这样风餐露宿、节衣缩食画古建的整个出行费用,有没有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或组织给予经济支持?
连达说:“没有。一直都是我们独自在战斗。”
我们,指的是连达和他贤惠善良的妻子。连达特别感谢妻子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她的全力支持,自己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尤其现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要还房贷,而我如果出门了,就属于坐吃山空,没有收入,所以我对妻子充满了感激,也满含愧疚。”
山西省万安镇铁炉庄千佛阁(望舜楼)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明秀寺
在这样的支持下,
连达先后出版了,
《山西古建写生》、《触摸,寺庙》,
和《寻访山西古庙》,
三本记录乡野古建筑状况的书籍。
几百幅写生作品及几十万字的叙述,
记录着濒危古建存留于世的现状。
在18年的漫漫征程中,
连达耳闻目睹了的古建筑生存状况,
也深深为古建筑的发展揪心。
就拿自己寻访山西的过程来说,
其中的艰辛与苦痛,
非得咬紧牙关才能走下来。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合流村老爷庙戏台
有些古庙荒废已久,
草已齐腰深,
庙门也都坍塌淤埋了。
连达要撕开荆棘,
翻墙或者从墙洞里钻进去。
还有许多地方的文物古迹,
因被盗窃、破坏过,
使得老乡们充满警惕,
连达想进一个古庙写生都难。
部分修缮后的古庙,
也是大门紧闭,
找谁也不开。
山西省平遥县清虚观龙虎殿青龙星君像
有一次在泽州乡下,连达想进一个古庙,找到村支书帮忙说情,管理古庙的文保员也不为所动。
还有次在阳城县关帝庙,当地人不但不准连达画画,还把连达的背包扔到了马路上。
有的虽然答应了连达画古建筑,但是却派人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锄头和镰刀,全程守着他作画。
最令连达唏嘘的,是一次被误解,被一群人围着打了一顿。
之所以要这么不顾一切画古建筑,连达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连达大清早就跑到太谷县范村的圆智寺去,里面的和尚嫌连达敲门吵,死活不让进。软磨硬泡了半小时,还是不让进。连达只好走了。
三个月后,大殿失火,一座明代的千佛殿就这样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寺中独特的壁画和梁架结构,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山西省稷山县武城村段氏节孝坊及碑楼
像如此这般,
种种因素造成的古建筑损失,
每每令人心惊。
山西省侯马市牛村董氏砖雕墓后室
连达说每次作画,
都会在发现古迹的乐趣中,
有了一种使命感。
他感到面对现状的无力,
唯有尽可能多地进行,
详实的绘画记录,
才能展现出它的美来。
哪怕这样微小的记录,
只是点滴的回忆也好。
18年间,走多了,也见多了,可对古建筑的消亡,心痛却未减半分。
有些地方富裕后自筹资金,对庙宇进行修缮,却没有遵循文物修缮的原则,涂涂抹抹,搞得花团锦簇,使文物的价值大打折扣。
有些地方只剩一个老人和一只狗看着文物,盗贼趁着老人不在,把狗喂饱了就翻墙而入。
有来寻古探幽的人,随意地将照片发在网上,呼吁人们保护,结果反倒给文物窃贼提供了盗窃的目标。
山西省侯马市牛村董氏砖雕墓后室
古建筑风尘仆仆地从历史中走来,
历经浩劫坚守到了今天,
而它今日的消亡,
是否更多是暴利追逐的结果?
山西省洪洞县刘家垣镇东梁村元武楼
就拿连达的画作来说,
也遭到一些无良商家盗用。
有一次连达偶然看见,
山西一个知名油茶的外包装上,
赫然印着连达平遥古街市楼的画作,
甚至还申请了专利,
巨幅的广告贴得到处都是。
山西省介休市宋古乡韩屯村关帝庙
连达的维权之路,
也如同古建筑的保护一样,
有些漫长,
又有些无力。
名利引人逐,
却不该在昧着良心的事上逐。
我曾问连达,
是否有年轻人,
想要加入画古建筑的行列,
连达却摇摇头。
猴岭长城
“有些朋友想跟我一起画,
但大多吃不了这个苦,
也就放弃了。”
“而且画古建实在算不得行业,
至今我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来做。
何况还要自掏腰包呢,
大概大家都看不到商业价值吧。”
广武长城
可即便如此,
连达却说,
自己依旧要画下去。
人生最好的时光,
他已将它用在了画古建筑上。
这就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会一直走下去,
画下去,
直到,
画不动为止。
喜欢就关注设计中国微信公众号(design-area),每日分享精彩内容,互动福利多多。
注:1.原创文章,如转载,请在文章首部明显处注明原出处转自设计中国(www.designchina.cn)。
2.不得修改文章及文章产品配图,不得删除文章中设计中国标识及原文作者。
3.不得在违背文章本意情况下进行文章首图标题修改。